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开元棋脾/窗系列
开元棋脾/窗系列
2023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7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00,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2023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等负责同志将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都之窗将全程直播,欢迎关注!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回应社会各界对北京经济运作情况的关注,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朱燕南女士,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 卞晶先生,他们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上半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生产需求稳步回升,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总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3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6.4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13.6亿元,增长6.6%。

  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18.5万人次,同比增长55.5%,实现收入17.4亿元,增长30.6%。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4%。其中,实现农业(种植业)产值44.9亿元,增长10.6%,夏粮和蔬菜产量分别增长4成和7.8%;随着百万亩造林工程任务结束,实现林业产值29亿元,下降15.3%。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降幅比上一季度收窄6.4个百分点(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增长4.6%,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3.3%,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6.2%,医药制造业下降33%(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下降5.4%),五大装备制造业增长15.3%。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中,液晶显示模组、工业仪表、医疗仪器设施及器械产量分别增长50.6%、41.7%和22.5%。

  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比上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446.4亿元,增长14.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19.9亿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增长1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22.5%。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6%,比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提高7%,制造业投资提高4.1%,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高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1%,第二产业投资提高2.1%,第三产业投资提高15.5%。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74.5%和73.5%。

  上半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186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59.2万平方米,下降3.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2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8.6万平方米,增长14.8%。

  上半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5.4亿元,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6348.7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656.7亿元,增长37.3%。按商品类别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2.2%、21%和18%,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7.4%。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其中,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0.5%,服务价格持续上涨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续上涨3.4%,食品烟酒类价格持续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续上涨1.5%,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持续上涨1.1%,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0.6%,衣着类价格持续上涨0.5%,医疗保健类价格持续上涨0.3%,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8%。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2%。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进价同比下降1.1%。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9%;进价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0.7%。

  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7%;6月份,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6%,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经营净收入增长6.5%,转移净收入增长2.8%,财产净收入下降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9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4元,同比增长7.5%。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61元,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9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14元,增长9.8%。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全市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发挥政策效力,激发市场活力,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突破。

  上半年北京GDP增长5.5%,比一季度提高了2.4个百分点,反映出全市经济在持续恢复回升,呈现出趋势性好转的特点。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主要领域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二者相伴相随、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下面,我想从几个角度和大家一起看经济运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从增速看。GDP增速的回升来自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带动,生产和需求领域都在持续改善。从生产领域看,先看工业,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了6.4个百分点。目前北京的工业增加值还有所下降,主要是去年一季度有一定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进入二季度疫苗的产量缩小,基数的影响也有所降低,剔除疫苗因素,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比一季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在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同比增长,数量比一季度增加5个,22个行业与一季度相比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再看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2个百分点,服务业14个行业门类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比一季度增加1个,12个行业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从需求领域看,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一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从刚才通报的数据大家也能看到,市场总消费,包括其中的服务性消费增速都比一季度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一季度下降0.7%转为上半年增长4.5%。

  第二个角度从结构看。经济恢复的背后,一方面优势行业支撑带动,另一方面接触性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恢复。先看优势行业,工业中,汽车、装备、电力行业发挥了主要的带动作用;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成以上,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在7成以上。再来看接触性行业和领域的情况,都在进一步回暖,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体娱乐业上半年增速和一季度相比都有所提高。服务性消费中,交通、文旅消费增长较快;社零总额中时尚类和出行类的商品需求加快释放,金银珠宝、化妆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和汽车、石油及制品等商品零售额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同时,刚才通报的农业情况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持续复苏,上半年接待人次过千万,收入规模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第三个角度从动力看。先和大家通报一下上半年数字化的经济的情况,上半年全市数字化的经济实现增加值9180.5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8.7%,占GDP的比重为44.5%。动力中的第二个表现是专精特新企业增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中专精特新企业产值增长4.7%,速度明显高于工业的中等水准。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专精特新企业的收入增长了8%,比服务业的平均增速高了2.8个百分点。第三个表现是新设企业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前两天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半年的数据,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15.1万家,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接近3成,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了4成。

  第四个角度从民生看。全市在促进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也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投入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上半年卫生健康、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在进一步提升。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增速超1成,竣工面积超过30%。同时,消费价格运行比较平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通过增速、结构、动力和民生这四个不同的角度,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上半年的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当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包括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压力等,所以针对下一步经济发展,要继续坚定信心,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经济持续恢复好转。

  上半年在北京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同时,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也在持续发力,一种原因是重点企业行业扩岗的力度在持续增加,助力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也在陆续举办;另一方面,针对重点群体的“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落地实施,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就业吸纳能力,有效缓解了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带动就业市场活跃度在平稳回升。

  上半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处于5%的年度预期目标之内,6月份调查失业率为4.6%,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同比增长5%,快于一季度1.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带动,上半年市区两级已经举办线余家企业提供了岗位6万余个,并组织直播带岗、就业创业指导等特色活动52场,助力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超6成的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了7%,快于一季度2.0个百分点,拉动我们可支配收入增长4.4个百分点。

  此外,在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业、转移就业,以及发放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补贴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快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8.3%,贡献率接近8成。

  下一阶段,北京就业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非常充分的。近日,北京正式印发了《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在支持企业稳定扩大就业规模、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募集青年见习岗位等方面提出了15项具体措施。市人力社保局也发布了《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相关待遇调整的方案》,随着有关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以及经济持续整体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下半年北京就业和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平稳地运行。

  从国际环境看,本月初李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今年很多机构也一致认为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乏力,6月6日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1%,速度比去年回落1个百分点。

  从国内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回升。周一(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的全国数据,上半年全国GDP增长5.5%,比一季度提高了1个百分点,经济在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并且预测下半年虽然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压力,但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支撑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也没改变,下半年全国经济还会继续稳步恢复。

  从北京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恢复向好,为全年经济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半年,经济自身运行将延续趋势性好转的态势,同时相关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逐步增多,需求持续恢复,供给进一步增加,民生领域保持稳定,经济发展动能慢慢地加强。所以,预计下半年北京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社记者:您好,这样的一个问题提给卞总,我们正真看到上半年的时候北京的居民消费价格延续了较为温和的一个上涨态势,您认为北京价格稳定运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对于下阶段的价格形势有什么判断?谢谢!

  今年以来,北京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比较充足,市场需求平稳,支撑了我们居民消费价格保持一个平稳低位的运行,上半年同比上涨了0.7%。从主要领域看,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今年以来北京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肉、蛋、菜、奶主要食品的供应充足,物流顺畅,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7%,这个涨幅比一季度回落了2.1个百分点,主要类别涨幅明显回落,其中蔬菜由于主产区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产地转换、衔接也比较顺利,供应形势稳定,上半年价格同比下降7.7%,降幅在近五年当中是最大的。鲜果价格在应季水果大量上市的带动下回调,上半年涨幅比一季度回落了5.8个百分点,鸡蛋、猪肉产能和供应的形势都比较好,上半年涨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了3.1个和7.4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消费品价格会降低。上半年,在国际市场行情报价波动传导、促消费政策效果显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工业消费品价格由升转降,上半年同比下降了0.6%,其中汽柴油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行情报价下行的影响,同比分别下降7.3%和7.9%。这是拉动我们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的重要的因素。在北京先后出台汽车消费券、京彩绿色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以及6.18促消费活动的带动下,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和1.8%。大型家用器具价格涨幅比上半年同期回落了1.5百分点,其中像电冰箱、抽油烟机和空调机价格二季度各月均同比是下降的。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电视机、台式计算机价格同比分别下降了5.7%和1.5%。

  三是服务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随着我们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出行和商务、文娱等需求在复苏,来京的人流也明显增多,带动了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其中飞机票、在外住宿、文化娱乐服务的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15.7%、9.4%和3.3%。

  下一阶段,蔬菜等部分生鲜食品的价格预计将呈现季节性上涨,同时随着暑期到来,旅游、文娱市场的消费也进入了旺季,将带动相关服务的价格持续上涨。但是由于我们北京各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供应充足,为稳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保供稳价、畅通物流、加强政府储备调节等方面的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也为我们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保持价格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初步研判,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将延续温和上涨的态势。

  信息服务业是北京重要的支柱行业,近些年发展一直都比较快,对于北京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信息服务业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在今年经济恢复当中,信息服务业依旧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下面我想通过最新的数据和大家一起看一下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些主要情况。

  第一个特点是行业的支柱地位更突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在去年超过了7000亿元,接近7500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在2014年的时候达到10%,去年是17.9%,今年上半年超过了2成。

  第二个特点是内部重点行业均较快增长。一是占比超过6成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在有更多的行业有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这个需求的带动下增速超过了20%;另一个重点行业是网络和相关服务业,这个行业的收入增速也达到了两位数。

  第三个特点是头部企业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比较存在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我们也看一下数据,去年收入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了30家,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了200家。截至6月30日,北京信息服务业的上市企业有113家,在全国排名第一位;上市企业总市值接近3.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一半。

  第四个特点是为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赋能。应该说信息服务业对于北京建设全球数字化的经济标杆城市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回答前面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也简要说了一下数字化的经济增加值的情况,上半年数字化的经济增加值增长了8.7%,其中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中,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相关领域增长较快,发挥了很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北京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发展高品质商圈、数字消费和首店经济,北京消费季等系列政策以及活动也陆续推出,节假日消费潜力也被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持续恢复。上半年,北京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接近2.3万元,同比增长8.7%,快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信心也在增强,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费倾向是55.3%,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亮点:一是在外饮食消费在持续回暖,今年以来为激发居民消费活力,北京政企联合推出了千余项消费季活动,同时市商务部门的数据也显示,1-5月共有403家品牌首店落户北京,其中63%都是餐饮类企业,带动我们居民的餐饮消费持续在提升。上半年,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同比增长了25.2%,消费金额已超越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二是出游消费迅速恢复,今年以来,北京陆续推出民俗体验、花卉展览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再加之清明节、五一、端午等假期相对集中,居民出游类消费需求明显升温,上半年居民团体旅游旅馆住宿和景点门票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了5.2倍、3.8倍和0.9倍,增速均高于一季度。三是文化类消费大幅度增长,今年以来北京分别推出了千余场展览展示和文艺演出,比如像北京国际电影节嘉年华、北京无限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和《大戏看北京》等活动,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居民人均电影、话剧、演出票的消费支出同比增长了62.5%。

  下一阶段,随着居民消费信心在逐步增强,更多的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加之暑期文旅消费的刺激带动,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也将持续提升。预计下半年北京居民消费将保持一个恢复的态势。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很谢谢朱燕南副局长、卞晶副总队长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也感谢各位记者对北京经济发展的长期关注和报道。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18632号